奥数网 奥数南宁站 > 小升初 > 经验交流 > 正文

专家建议:要有选择地给孩子读经典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10-12 10:26:57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可全盘接受,要批判地继承。对于尚未具备良好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尤其要慎重选择读物。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可全盘接受,要批判地继承。对于尚未具备良好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尤其要慎重选择读物。

  ■陈宝泉

  传统的“四大名著”是否适宜中小学生阅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分析的重要问题。

  “四大名著”是否适宜青少年阅读

  日前,有人提出《水浒》选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血腥暴力描写,应从初中课本中删去。而后,又有学者提出继承传统文化要有选择,不主张全盘复古。对此笔者亦有同感。

  像我们这样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上的继承与创新注定要经过多次反复。最近读日本人自己撰写的日本文化近代史,得知他们也是经过了从全盘西化到全面复古两种截然相反之主张的多次拉锯。在中国,全盘西化始终没有占据上风,但是反传统的确曾走向极端,甚至曾经跌入反文化乃至反文明的深渊。因此,出现剧烈反弹,乃至要求不加批判地复古以匡世风的观点就不足为奇了。笔者认为,沿着前辈开创的“五四”道路,文化上的更新势在必行。而这种更新必须在文化层面上做足文章,批判地继承与选择性引入应智慧地结合。

  必须承认,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教育层面,给孩子尤其是低幼年龄的小孩子读的内容,一定要有选择。就像婴幼儿食品,在营养与安全方面要更讲究一些。阅读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吃什么,细心的母亲往往会自己先尝一尝口味如何。

  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以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为主流,读书人不会诗词唱和就像今天的研究生不懂外语一般。中国几千年下来积存了浩如烟海、灿若星河的优秀文学作品,而小说的兴起则晚得多,开始一直在民间流传,作为读书人功课之余的消遣或茶楼酒肆中说书唱曲的脚本,从文学价值、思想深度乃至社会责任等角度衡量,精品不多,远不及欧美小说在其文学史中所处地位之高。

  就拿所谓的“四大名著”来说,笔者就认为不见得都适合初中以下年龄的孩子们阅读。“四大名著”说法的由来笔者不曾考证,隐约觉得在“文革”初期,古典小说都被列入“封资修”、“四旧”之列,好长时间内不许传读。后来毛泽东发出解禁的指示,说这几本书都可以看。于是印刷厂赶制,书店门前排队购买,迅速普及。对同时解禁的这四部书,人们就称之为“四大名著”。其实在历史上,由于《水浒》过分吹捧强盗,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为主流社会看好,在民间就有“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之说。《红楼梦》作为言情小说,也不提倡青少年看。

  在写作技法上,这四部书确实都很精彩。有人分析,施耐庵写《水浒》有可能请人先画出一百单八将的形象,所以把这么多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栩栩如生。《三国演义》在人物故事的设置、前后情节的勾连上也是周密有致、无懈可击,在东亚、东南亚国家都有深远影响。《西游记》则体现出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富想象力。悟空、八戒两个人物的描写诙谐生动、妙趣横生。不只是在中国,包括韩国、日本的一代代青少年都爱不释手。但是几部书在价值取向上,可谓良莠不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