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奥数南宁站 > 小升初 > 新闻资讯 > 正文

九成家长有意让孩子接受国外教育

来源:《小康》杂志 文章作者:欧阳海燕 2011-09-20 13:19:51

[标签:择校 留学]
“择校问题”被选为“2011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之首。近六成人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在香港;超九成家长有意愿送孩子去香港或国外接受教育,其中17.5%的人表示“有意愿,也有实力”。

  本次调查显示,六成家长和学生对国内教育表示“不满”或“非常不满”,超八成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择校问题”成为本年度最受关注的教育问题;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在香港;超九成家长有意愿送孩子去香港或国外接受教育,其中17.5%的人表示“有意愿,也有实力”。

  “明年的这个时候,天天就要到这里上小学啦。”汪辉指着校门,对身边5岁的儿子说。

  这是北京市最好的小学校之一,位于海淀区,特色是英语和乐队。“据说,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能达到英语口语三级以上水平,个别孩子能达到相当于英语专任教师的口语水平。如果能加入乐队,不仅有机会到国内外演出,见世面,‘小升初’的时候,也会有优势。”汪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仿佛看到了儿子的美好前程。

  汪辉的这份从容,缘自于她在两年前就“未雨绸缪”,为孩子“幼升小”做好了准备。

  择校要趁早!

  “择校问题”被选为“2011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之首。

  超八成家长表示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

  汪辉夫妇原本在昌平区回龙观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上班虽远,住得却宽敞,120平米。夫妇俩很知足,所以即便在汪辉怀孕最辛苦的时候——每天乘坐地铁13号线上下班,中途要下车吐两次——夫妇俩都没想过要换房。

  2006年,他们的儿子天天出生了。夫妇俩开始担心孩子以后的受教育问题。回龙观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他们理想中接受教育的地点是海淀区。2009年5月,天天满3岁,某天,他们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依照相关小学校“落户三年,父母拥有产权”的规定,如果他们不在9月之前在海淀区买学区房,那么三年以后,天天就没有机会就读海淀区的小学校,将来升入海淀初中的机会也极其渺茫。

  于是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在清华南门,找到了一个面积不到60平米、房龄大概20年、要价却在2.3万一平米的二手房。在跟房东反复确认该房不是危房后,夫妇俩到处借款,凑够了60万首付,把房子买下,并将一家三口的户口迅速落到该房名下。

  办妥了这一切,一看时间还不到7月,夫妇俩长出了一口气。“差点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汪辉说,“所以,择校要趁早!”

  免试、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入学的基本原则。然而,最近几年,“择校”竞争愈演愈烈,且从“小升初”蔓延至“幼升小”,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开始阶段就走了形。

  《小康》调查中,超八成(81.2%)家长表示,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究其原因,过半数(50.6%)家长认为是“教育资源失衡”所致。也有近两成(19.6%)和一成多(10.9%)的家长认为,“家长望子成龙”和“学校追求特殊利益”是“择校热”的主要原因。

  2011年8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公众眼中的中国教育”调查。调查采用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公众进行调查,样本的东、中、西部分布为40.1%、30.1%和29.7%。本次调查还利用后台控制系统,对参访者的身份进行了控制,学生和家长的比例分别为28.5%和71.5%。在家长中,孩子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比例为75.8%。采用统计学误差估计公式进行估算,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2%。

  调查显示,在入园难入园贵、择校问题、学生减负、民办教育的发展、南科大改革等27类与教育相关的问题中,“择校问题”被选为“2011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之首,其余位列前五的是教育质量、教师素质、教育费用负担过重和大学生就业问题。

  与去年相比,“择校问题”的受关注度明显提高,从第5位跃升至首位。入园难、入园贵,则由去年的首位滑落至第10位。从近两年的“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看,受关注度始终位居前十的有择校、教师素质、教育费用负担重、大学生就业、学生减负、城乡教育差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及入园难入园贵等八类教育问题。

  今年,“择校问题”备受关注,或许是人们愈发感到中国义务教育的氛围异常。为了择校,改户口、买学区房、巨额择校费、托门路找关系、上占坑班、上培优班……家长心力交瘁,乃至精神崩溃。今年6月,网上出了一位颇让人心酸的名人——“变态娘”:武汉的一位妈妈发帖称,在“小升初”的压力下,她不得不把女儿送进各种“培优班”,让孩子的童年变得苦累不堪;而自己每天做的最多的,也是留意各类教育信息,探听培优市场的动向。

  “择校”伤害了社会公平。在“择校热”的背后,是不少名牌学校通过“寻租”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不少权利阶层的子女优先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择校制度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合法化,从而在“文化资本”之外,极大地加剧了社会差距。

百科词条:择校 留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