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奥数南宁站 > 小升初 > 经验交流 > 正文

小升初后孩子的不良倾向及预防办法

来源:南宁奥数网整理 2011-11-09 09:41:10

不安心学习,上课想心事,写纸条,下课传纸条、幽会。校内一对一交往过密,往往离开人群,在操场或其 他较为隐蔽的地方幽会,见到老师则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立即分开。校外电话不断,约会不断……

  小升初后孩子的不良倾向及预防办法

  早恋

  主要表现:不安心学习,上课想心事,写纸条,下课传纸条、幽会。校内一对一交往过密,往往离开人群,在操场或其 他较为隐蔽的地方幽会,见到老师则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立即分开。校外电话不断,约会不断。传纸条一是通过中间人,二是选择人多的时候,塞完纸条立即离开。 幽会时间大多是早晨特别早起、晚上故意拖迟。早恋初期是传纸条,再发展是幽会,最后是校外约会,甚至发展为亲吻等肢体接触。

  问题成因:1、缺乏学习的动力,成天无所事事,只是想入非非,寻点事做。2、缺少关爱,父母外出务工或父母离异 等,长期得不到关爱,寻找精神的寄托。3、青春期的到来,对异性产生好感,调侃或亲近。缺乏青春期自我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4、炫耀攀比的幼稚心理,看到 别人有个异性朋友,自己也想找个;找个不说,还到处炫耀。甚至有的还相互攀比,看谁的朋友帅,看谁的朋友有钱,对自己好。

  教育对策:1、开展励志教育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2、转移注意力,通过大量活动或布置单独任务, 消耗其精力,转移其注意力。3、家校配合,多给学生关爱,尤其是留守少年和单亲子女。4、开展青春期教育课,排除学生困惑,解除学生苦恼。增强自我防范意 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开设心理咨询室,倾听学生心理,做学生健康心理的引路人。6、正确认识学生行为,加强疏导,切勿小题大做,当头棒喝,弄巧成拙。

  看网络、言情小说

  主要表现:借阅、购买、收藏黄色、网络、虚幻等不良读物。上课偷看,下课痴看,晚上躲在被子里打手电筒看。精神恍惚,意识淡薄,成天生活在虚幻之中。 相互传阅、相互推荐、相互交流。一旦老师发现收缴,便化整为零,将整本书撕成几个部分。今天带一点,明天带一点;你看一部分,我看一部分。今天收了,明天 还有;收了你的,我的还有。痴迷之势,久灭不熄。

  问题成因:1、不爱学习,无所事事。2、好奇心强,自制力弱。寻刺激,爱新奇,一旦迷上了,又不能自拔。

  教育对策:1、规定不得传阅哪类图书。2、收缴违规图书。3、推荐图书,主要介绍适宜学生阅读的世界名著和杂志,如《读者》、《中学生博览》等。4、转移注意力,用活动或其他事情来代替不良读物。5、培养学习兴趣。让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厌学

  主要表现:心中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学习没有任何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成天无所事事。上课哈欠连天,精神不振,甚至趴在桌上;作业潦草,应付了事。成天不高兴,干任何事都没有兴趣,不认真,一副想做不想做的样子。

  问题成因:1、学习基础差,老师所讲内容基本上听不懂,因此也就不想听,不愿听,不喜欢听。2、没有获得学习、生活的兴趣。没有从中获得过快乐。3、心中没有目标,没有学习的动力。

  教育对策:1、培养学习兴趣,低起点,低要求,一天一点进步,逐步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让其想学、愿学、乐学。 2、帮其找到学习的源动力,通过谈话,了解其内心深处最感动的人和事,初步解决愿意为谁学、为什么而学的问题。3、介绍朋友,通过打篮球、学唱歌等活动培 养学生的兴趣,逐步培养对生活的兴趣。以点带面,以此带彼,消除厌学情绪。4、树立远大理想,分解成许多小目标。先从最容易最简单的入手,逐步达成,培养 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携带违规物品

  主要表现:私自将香烟、手机、MP3、刀具等带入学校,大多藏于床铺、厕所、床角等不易察觉的地方。

  问题成因:1、觉得好奇,觉得好玩,从而带入学校。2、为了炫耀,在同学面前表明自己多有本事。3、为了许多不可告人的目的。携烟为己或为讨好他人;带手机为上网、聊天、打游戏;带刀具为打架做准备。

  教育对策:1、讲清利害关系,用血的案例警醒学生,尤其是要告知携带刀具的危害性。2、明令禁止,非常严肃地告 诉学生,哪些东西是不得带入学校的,违规将受到怎样的处罚。3、严查收缴,定期不定期对学生的寝室、厕所等隐蔽角落进行搜查。4、安插眼线,让学生监督学 生。因为违规学生大多会形成攻守同盟,绝不让老师知晓,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安插眼线,及时报告。5、家校联合,防范于未然。

  耀富

  主要表现:买名牌,穿名牌,戴名牌。凡事比吃比穿,不比锻炼,不比成绩。每次返校,大包小包的零食。有时带大量的零花钱,时时处处在同学面前显阔。还有的放假时要求家长用专车接送,还说什么样的车不行,怕被人笑话等等。

  问题成因:1、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一味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2、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3、学生缺少吃苦教育,抗挫教育。

  教育对策:1、统一要求,在校着校服,不得穿名牌,提倡整洁朴素的服饰观。2、提高认识,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比锻炼、比学习、比成绩。3、家校配合,让家长理解学校,认可学校的教育理念,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不买名牌,不大把给钱。4、加强吃苦教育,践行“再富不能富孩子”的理念。

  上网

  主要表现:痴迷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上课想着网络,下课谈着网络,晚上一心想着上网。想着怎样去通关,怎样去 升级,怎样结交网友甚至与网友约会。同学间议论的、攀比的不是学习,而是谁的QQ太阳多、月亮多,谁的网友多,谁的通关技术好,谁的级别高。讨论、研究的 也不是学习问题,而是网络游戏问题。更有甚者,白天上课睡觉,晚上翻墙外出上网,早上溜回。一旦放假,便整天沉迷于网吧。

  问题成因:1、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中未能获得快乐,不想学习,精力过剩,只得将过剩的精力转移到网络上来。 2、在现实生活中未能获得爱,只得在虚幻的网络生活中寻求某种安慰和寄托。3、缺乏自制力,学生自己不能自律自控,他人一劝,便去上网,再加上网络的新鲜 刺激,更是无法抵御。

  教育对策:1、引导兴趣,转移注意力。老师、家长要正确引导。从小入手、从易入手,让孩子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 趣,逐步将精力从网络中转移到学习、生活中来。2、增加活动,消耗精力。可以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如打篮球、演讲等,通过活动消耗其过剩的精力。3、 给予关爱,回归现实。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同学、亲人宜多给予孩子爱心,孩子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快乐地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感到空虚、寂寞、无聊,在 虚幻的网络生活中寻找寄托。

  打架

  主要表现:以强欺弱、以大欺小;学生间出现问题,不是找老师,而是通过所谓的“哥哥”“姐姐”来解决,轻者威胁、恐吓,重着拳棍相加。更有甚者,发展为校内打群架,校外社会青年参与。

  问题成因:1、问题学生与校外社会青年勾结,时时以此炫耀自己,认为有某某“罩”着,自己什么都不怕!2、出现 问题,家长、老师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老师、家长首先训斥的就是孩子,久而久之,让孩子对老师、家长失去了信赖。最后一旦出现问题,就是找所谓的“哥哥” “姐姐”。3、受电脑、电视中暴力影视的影响。4、青春期心理因素,易冲动,两句话不和,便拳脚相加。

  教育对策:1、发现苗头,及时制止。首先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苗头,要及时制止,切不可解决不得力, 更不可不闻不问,让问题依旧存在,甚至任其发展,以至于酿成更大的后果。 2、化解矛盾,清除害群之马。对于矛盾双方要协调处理得当,不可让矛盾依存,更不可酿成新的矛盾。对处理处分意见要及时通报公布,警示教育全体学生。3、 对极少数为恶为首的学生要严惩不贷。对于勾结校外社会青年参与要警戒,性质恶劣者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4、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我,学会克 制自己,理智地处理矛盾冲突。

相关阅读: